
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7 月 14 日,由广东医科大学主办、湛江市计算机学会承办的 2025 年遂溪县中小学教师人工智能技能提升培训班在遂溪县教育局正式启动。此次培训作为广东医科大学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帮扶遂溪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暨 “双百行动” 的重要举措,为县域教育智能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方联动,构建专业培训矩阵
本次培训汇聚了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多方智慧,形成了 “高校教授 + 企业专家 + 科研骨干” 的豪华讲师团。广东海洋大学张莹博士、中国电信湛江分公司李志远高级工程师等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前沿动态与教育应用逻辑展开深度授课,为全县 50 名参训教师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学习体系。
湛江市计算机学会谢仕义理事长表示,培训以 “价值引领、理论解读、技术赋能” 为核心维度,通过 “线上 + 线下”“理论 + 实践” 的创新模式,既涵盖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计算思维、网络安全等基础内容,又聚焦 AI 教学工具实操、论文项目申报等实用技能,助力教师实现从 “知 AI” 到 “用 AI” 的能力跨越。

实践导向,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在 7 月 14 日至 15 日的线下集中培训中,教师们通过 “动手做、亲自试” 掌握了 DeepSeek 等 AI 工具的核心功能,在模拟教学场景中实践了 “AI 优化教学设计”“精准教学实施” 等实战技能。后续,参训教师将通过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并走进湛江湾实验室开展研学活动,在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中深化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理解。
广东医科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尚文刚主任指出,培训不仅着眼于技术能力提升,更注重重塑教师的教学思维。通过系统学习,教师们将逐步具备运用 AI 开展高效评价、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的能力,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 “有温度的教学工具”。
赋能未来,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培训是湛江市计算机学会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实践。作为连接高校科研资源与基础教育一线的桥梁,学会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技能培训、资源对接、项目合作等方式,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为县域基础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